欢迎您来到河湖管理司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2025年第7期--广东出台河湖长制条例 以法治护航河湖长制 北京发布2025年第1号总河长令 部署200项治水管水年度任务 河北发布2025年1号总河湖长令 全面深化强化河湖长制

2025-05-13 09:35 

广东出台河湖长制条例 以法治护航河湖长制

2025325日,《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将自202551日起施行。《条例》立足广东实际,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湖长及河长办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参与、建设幸福河湖、发展绿色水经济等作出明确规定。

一是织密河湖管护责任网。《条例》明确建立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湖长体系以及河湖长动态调整机制分级细化了各级河湖长、河长办及河湖长制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了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流域河长制办公室的职责。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分级明确职责,巩固并增强河湖长制在河湖管理保护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是健全河湖管护机制。《条例》明确了总河长令、河湖长制会议制度、跨行政区联防联治机制、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及信息化管理等机制,构建部门协作、高效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凝聚协同联动合力,推动“各自管”“合力管”转变。

三是提升生态底色成色亮色。《条例》突出广东地方特色,明确了建设幸福河湖的主要内容和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水经济等内容,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关键作用,统筹河湖管理保护,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支撑保障,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四是强化河湖管护责任。《条例》明确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工作督察制度,强化河长湖长履职监督;建立约谈制度,对未按照要求履行职责的各级河湖长进行约谈;明确了各级河湖长河长办、河湖长制成员单位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等内容,督促各项职责落到实处,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五是多元汇聚河湖管护同心圆。《条例》明确将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加强对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资金保障;规定加强河湖长制宣传教育、对在河湖长制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激励,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者、民间河长湖长、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河湖保护和治理工作等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河湖保护治理的良好氛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北京发布2025年第1号总河长令

部署200项治水管水年度任务

近日,北京市发布20251号总河长令——《2025年治水管水责任制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结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市重要民生实事、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等,部署2025年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重点任务。

总河长令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开展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涉水服务、督导检查防洪排涝工作、强化河湖长制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200个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市区、单位和企业。

总河长令要求,各级河湖长要落实河湖长制治水管水工作机制和责任制,持续强化履职尽责,整合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各区总河长要签发区总河长令,压实工作责任;区级流域河长要精准调度,定期研究推进相关工作;乡镇(街道)级流域河长要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村级流域河长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总河长令强调,各区、各单位要以河湖长制为引领,按照工作职责,统筹协同推进治水管水各项工作。市河长办各成员单位要指导协调各区、相关单位按照《任务清单》推进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各区、各单位要根据《任务清单》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工作标准、完成时限。

总河长令指出,市河长办要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并通过《北京市河长制工作信息》进行通报;压实河湖长和相关部门职责,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采取函告、通报、约谈等措施推进整改,对造成严重影响的,按照有关权限、程序和要求移交相关部门。


河北发布20251号总河湖长令全面深化强化

河湖长制

近日,河北省发布2025年第1号总河湖长令——《河北省2025年度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围绕强化河湖长制责任落实、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等方面,对全面深化强化河湖长制作出安排部署,明确2025年,全省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白洋淀巩固保持Ⅲ类水质,全省幸福河湖数量达到300条(个)以上。

一、持续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各级总河湖长、河长湖长切实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部署推动,解决河湖治理保护突出问题。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的意见》,压紧压实河湖长和相关部门责任。二是凝聚河湖治理保护合力。各级河湖长制责任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河湖长制重点工作落实。各级河长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组织协调作用,强化监督指导,定期通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二、明确年度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加快推进防洪体系建设,落实在建工程应急度汛措施。聚焦关键部位和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全力抓好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落实。修订完善水库、行洪河道等方案预案,加强卫星电话使用管理。二是高效利用水资源。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持续实施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建设,严格取水许可审查审批,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高质量推进计量监测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水域岸线管控。聚焦重点区域持续整治河湖违法违规和侵占水库库容突出问题。严格涉河建设项目许可监管,强化河道采砂管理。持续深化农村垃圾治理,推广河湖物业化管理新模式。四是综合治理水环境。完成全省各流域和重点湖泊排污口整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稳妥有序推进白洋淀船舶升级改造。五是持续改善水生态。完成母亲河复苏年度目标,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保持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大运河、滹沱河、洨河等50条河道全线贯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任务。完成国家2023-2025年地下水压减目标任务,编制2026-2030年超采治理方案。六是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高质量完成水利部、财政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开展幸福河湖经济效益测算,探索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年度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建立河湖健康档案,探索建立重要河湖健康预警机制。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联防联控。与京津联合制定《永定河保护条例》,深化跨界河湖管护联防联控合作,健全“联合河长”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引滦入津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潮白河、滦河、永定河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二是强化水域岸线管控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动态监测追踪新增“四乱”问题。优化提升河湖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化水平,实现电子围栏管理。强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应用,建立科学溯源排查和全链条监管体系,提升流域风险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宣传教育,畅通参与渠道,广泛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河湖治理保护,推动河湖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分级组织开展河湖长履职培训,持续提升履职能力。


责编:魏雪艳